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今年北京时间5月6日,立夏到,夏伊始。
赏二十四节气,品五千年文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特推出二十四节气公益广告《立夏篇》,以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注入新时代的能量,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十四节气--立夏篇》
立夏三候

初候,蝼蝈鸣
所谓“初候,蝼蝈鸣”中的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表示夏天的味道浓了。
二候,蚯蚓出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三候,王瓜生
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节气习俗

尝新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式。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斗蛋
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日常见的病症,又称苦夏。以夏季倦怠嗜卧、低热、纳差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小孩尤易疰夏。立夏当日家长将煮好的囫囵蛋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

称人
“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称人”也就是称体重,此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期。相传立夏秤人会对刘阿斗带来福气,所以,人们也祈求上苍能给他们带来好运。故立夏秤人也是祈求健康长命。
CCTV养生提示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心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黄帝内经》
•养心为主泄气于外
立夏养生的重点在于调养精神,保养心脏。中医讲“心通于夏”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尽量多出去走走,保持心情的舒畅。起床不宜过晚,气与神可以随泄于外,顺着夏天的升散之气而养生。如果逆势而为,伤心之气,到了秋季肺脏不能完成收敛的功能,反而把热郁结于表里之间引发疟疾或反复发烧等症状,冬天更无法收藏住阳气,易形成大病。
•肝郁化火善用食补
立夏之季,肝木之气透发而生心火,心火的能量还未壮大,有上火的症状不要急于败火解毒,否则会伤了心气,而要检查是否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例如肝郁也会化火可用逍遥丸解之,也可用甘草片或生甘草缓解,泻心火而不损伤阳气。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阳气壮于上,显于外,而虚于内,姜可以温中而散肠胃的水湿之气,所以立夏后早饭宜食姜丝。
建议保健穴位:神门,内关,支正。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